进入高清时代,数据量越来越大,客户对存储时长要求越来越长,云存储算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去应对这些需求。随着3G时代的来临,更多的计算将在云端执行,这必将快速推动云时代的来临,那么,安防厂商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云存储模式可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安防技术的提升,安防“服务化”、“互联网化”、“运营化”的发展趋势,将对整个安防行业的产业格局、业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今后新的安防应用及运营模式也将会因此而层出不穷,出现“安防云”、“视频托管服务”等新模式。而这也将促使“云计算”、“云存储”在安防行业落地。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发展而来的,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将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的存储设备在应用层面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的系统。云存储技术突破了传统存储方式的性能瓶颈和容量瓶颈,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和低启动成本。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带宽的提高,云存储在视频监控前景广阔,因为:存储管理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所有的存储资源被整合到一起,客户看到的是单一存储空间;提高了存储效率,通过虚拟化技术解决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可以自动重新分配数据,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具备负载均衡、故障冗余功能。
云存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和弹性扩展,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受限于安防视频监控自身业务的特点,监控云存储和现有互联网云计算模型会有区别,如安防用户倾向于视频信息存储在本地、政府视频监控应用比较敏感、视频信息的隐私问题、视频监控对网络带宽消耗较大等问题。监控云存储应用更多的会利用视频监控托管服务(VSaas)的发展契机,为客户提供私有云服务,用于较小规模的部署,例如家庭、商店。提供安防云服务:由企业自主定制、云服务商或云端提供需要的基础架构、服务、软硬件资源等。
数据中心模式会被引入并逐渐成为安防产业的主流形态,但安防的“数据中心”和互联网的数据中心是不同的,可能是集中分布相结合,可能是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模式。未来的视频监控存储模式,会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小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以NVR存储为主;另一个大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会以云存储为主。
云存储推动高清监控产业化进程
随着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和高清化的变化,尤其是平安城市、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各个行业应用的深度挖掘,海量级的城市规模和跨地域的监控系统对存储的容量、扩展性、稳定性、可靠性、管理型都出现更强烈的需求。云存储通过云计算、虚拟化等关键技术能够实现海量级的规模效应和弹性扩展,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在存储的容量管理上,更高容量的存储设备以满足数据快速增长,pb级的数据存储产品组成的虚拟化存储池,可以组成超大规模的数据存储空间,应对海量级的视频数据存储。
海量的视频数据推动了图形图像检索、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单纯靠人工的方式去实现海量数据的监管,无疑是一件高成本低回报的投入,因此,云存储的海量视频数据需要一种具有快速检索视频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按照期望的预定策略和计算原则,能够利用智能分析算法进行视频数据的分析。同样,智能分析技术也可以跟其他技术相融合,与物联网、报警系统、自动化等应用系统协同工作,为各种不同应用系统的决策处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云计算给安防监控发展提供借鉴
在安防监控行业提及“云”的概念,不是追时髦,而是站在整个安防监控行业的发展趋势、安防监控系统的用户需求分析、对“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领会运用等基础之上,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后提出的概念,将“云计算”的精髓思想,融入到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架构中。从“云计算”已经具备的IaaS、PaaS和SaaS技术以及延伸出来的商业模式,都可以作为安防监控行业发展的借鉴。
许多IT企业提出的云计算,更多的是试图通过部署云计算平台系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租赁或者其他方式的云服务,通过集中管理、分部部署、统一维护等,实现了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的IT托管服务。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公有云或者混合云。安防云则更多的是私有云。两者在一些核心技术理念是相通的。
“迈入云端”安防企业要怎么做?
安防监控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清晰,这个变化,对用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拉近了用户端和监控前端的距离感。监控前端和监控中心之间,监控用户和监控中心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各种网络方式,包括有线、无线等,随着各种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安防监控的应用方式也越来越多。
安防监控系统,首先必须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才能“漫步云端”,所以对于模拟安防监控系统,需要首先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升级。另外,对于用户客户端来讲,云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瘦客户端”,即将更多的计算和服务工作部署在后台,而对于客户端的软硬件要求越来越简单和方便,所以就需要在原有的安防监控系统中进行架构功能的重新界定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