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蓟县“放心菜基地”有二维码身份证

2013-09-10   点击:25
摘要:“二维码就像蔬菜的电子‘身份证’,每包蔬菜的‘身世’全在里面。”姚淑娟介绍说,市民在选购蔬菜时只需拿手机扫一扫,蔬菜的生产基地名称、地址、播种时间、施肥时间、收获时间和收货人姓名、农残检验报告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实施“放心菜基地”建设是本市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规划,今年本市将陆续建设10万亩“放心菜基地”。日前,蓟县去年建设的1.4万亩“放心菜基地”经市级专家组验收合格,7个蔬菜基地今后每年可为广大市民供应5.6万吨的“放心菜”。

来到位于蓟县东施古镇的绿普生蔬菜种植基地,走进大棚满眼嫩绿,一株株黄瓜秧苗茁壮成长,秧苗内一块块黄色的小板格外引人注目。该基地负责人卢秀玲介绍说:“这是诱虫板,上面涂了胶,根据虫子具有趋黄性的特点诱杀害虫。”除了诱虫板,他们在防治病虫害方面还有很多“高招”。卢秀玲指着吊在蔬菜大棚顶端的塑料瓶说:“这是性捕诱器,它是利用性信息素定向诱杀害虫,它吸引的主要是雄虫,雄虫一死,就没有办法与雌虫交配,害虫对蔬菜的危害就大大降低。”
  “每个基地从播种到收获全生育期都是‘绿色防控’。”蓟县蔬菜站副站长姚淑娟说,“通过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土壤消毒、棚室消毒,消除病虫藏身之所;通过应用物理防治、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在卢秀玲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蔬菜大棚不远处的检测室,各种农残检测设备、田间生产档案一应俱全。卢秀玲说:“我们的蔬菜采摘前都要进行抽检,只有检测合格方可进入市场。”翻开一本田间生产档案,每天的温度、地温、天气都记录在案,什么时候育苗、栽培、补苗、施肥、浇水更是有详细记载。
 
  姚淑娟介绍说,为保证上市蔬菜的品质,该县对“放心菜”基地进行县级、镇级、基地三级监管。每个基地设立一个检测室,随时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
 
  在绿普生蔬菜种植基地的检测室内,有一台特殊的打印机,这台打印机连接着装有“放心菜基地”管理系统的计算机,从它“嘴”里吐出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纸张,而是一张张标有天津市质量安全蔬菜产品的标签。标签上标注了产品名称、产品种类、包装时间、生产单位等蔬菜的基本信息,在标签的右下角还印有时下流行的二维码。
 
  “二维码就像蔬菜的电子‘身份证’,每包蔬菜的‘身世’全在里面。”姚淑娟介绍说,市民在选购蔬菜时只需拿手机扫一扫,蔬菜的生产基地名称、地址、播种时间、施肥时间、收获时间和收货人姓名、农残检验报告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编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