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有线将死 移动互联网无线配套产品大有可为

2013-08-05   来源:36kr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23
摘要: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就是用网络和无线设备把互联网从有线羁绊状态下解放出来,使人们进入互联网不受时空束缚。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但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发展仍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网络信号,二是移动电源,三是移动存储
关键词: 互联网终端 NFC 4G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规模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4.64亿,手机成为第一上网终端。与手机呼应,另一移动互联网终端平板电脑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

  这个数据和事实说明互联网发展趋势是人们正在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超级本,既是工具,又是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让我们与网络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社交、娱乐该如何进行下去。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根源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终端面世,帮我们实现网络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网上。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就是用网络和无线设备把互联网从有线羁绊状态下解放出来,使人们进入互联网不受时空束缚。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但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发展仍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网络信号,二是移动电源,三是移动存储。由于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稳,甚至没有,在一些偏远地区习以为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由于屏大,应用多,耗电量过大,影响正常使用。进入互联网,音视频图片下传下载,流量大,资费高,让用户难以承受。

  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相适应,与之配套的周边产业发展渐入佳境。为顺应移动互联网大潮,移动存储也在进入无线时代。从技术角度,目前无线网络可分为三种形态,即远程无线,本地无线,近端无线;数据存储呈现相应的远程无线数据存储,本地无线数据存储,近端无线数据存储三种形式。

  远程无线是基于广域网络3G的普及和4G的东风渐近,解决的是用户远距离数据交换问题。但这种技术存在两大致命弱点:一是网络覆盖。我国由于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特别是偏远农村,山上海边沙漠,信号难以达到,造成无法登陆现象。二是资费过高。3G4G采取按数据流量收费模式,上传下载音视频图片,进行大数据访问,得不偿失。

  本地无线对于解决远程无线技术应用弊端是一个飞跃,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本地无线是基于局域网,解决了用户本地化,随身的数据交换,WIFI是这种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典型技术。但WIFI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局限性,且对介质传播需求很大。

  近端无线主要用于解决短距离数据连接,解决的是用户替代连接线进行设备控制、小数据量交换,主要是以蓝牙、NFC以及目前英特尔力推的WIDI无线显示技术。

  从这三种无线技术特性,不难看出,网络信号,移动电源和移动存储,是影响用户移动互联体验的三个主要问题。这也为移动互联周边配套产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厂家相继推出移动硬盘,移动电源,路由器等产品,摸索解决方案。例如移动硬盘解决了大容量数据存储面临的尴尬,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桥梁。但其局限性十分明显,其“有线特性”并不适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要用无线来解决,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在外奔波,如果把移动硬盘,移动电源,路由器都携带在身,显得极不方便。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目前也有厂家在寻找综合性解决方案,如希捷、爱国者等品牌都推出了旗下无线硬盘产品,并已见诸市场。在整个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行业利润几乎被苹果、三星垄断的背景下,其周边配套产品如无线硬盘等具有同样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而且竞争相对平和,是一片值得潜心耕耘的市场。

  在传统网民和手机网民数量日渐此消彼长中,移动互联网的春天已经到来,从移动互联网周边配套产品中寻找契机,创造商机,或许正是中国消费电子企业的一条全新的出路,而在这条路上,爱国者已经走在了前面。

编辑  来源:36kr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