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农业部力推射频识别在动物产品追溯体系中应用

2012-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婷 朱先妮   点击:355
摘要:农业部日前印发了《动物电子耳标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包括天津武清县、新疆建设兵团在内的四地开展动物电子耳标试点,总规模约4万头,主要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农业部将根据试点情况提出下一步电子标识应用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农业部日前印发了《动物电子耳标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包括天津武清县、新疆建设兵团在内的四地开展动物电子耳标试点,总规模约4万头,主要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农业部将根据试点情况提出下一步电子标识应用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根据通知,此次试点在天津市武清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湖南省邵阳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进行。  试点遵循“技术先进开放、系统前后衔接”的原则进行。通过在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下,对低频和超高频两种频段的电子标识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判,选择最佳技术路线,为下一步电子标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根据工作日程安排,农业部追溯办于2012年8月15日前完成试点工作总结。  通知还对电子耳标的工作频段、空中接口传输协议、芯片存储空间、抗干扰、工作温度等指标进行了具体规定,并要求耳标供应商需同时提供信息采集和传输解决方案,经农业部追溯办认可后,各省实施机构依据方案选择相应识读设备。  记者了解到,对于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二维码和射频一直是主流技术。2005年11月农业部在北京、上海、重庆、四川等四省市启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发布关于提高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猪、牛、羊二维码耳标佩戴工作,确保实现耳标佩戴率达到90%以上,进入流通环节猪、牛、羊耳标佩戴率达到100%。  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告诉记者,此前考虑到猪等一些动物在溯源管理中的特性,主要应用二维码技术为主,但实际上RFID应用于动物溯源已没有技术障碍。他表示,此次发布的通知正式提出了对于应用于动物溯源的射频技术的试点要求,特别是提出“低频”和“超高频”两种市场通用的主流技术,为RFID应用于动物溯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吕宏表示,远望谷不仅已参与到新疆的RFID动物标识试点工作中,还渗入到宁夏和青海等省的畜牧业。“牲畜电子耳标的应用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量应该十分可观,但整个行业的推进需要从上至下各个环节的努力,这仍有一个过程要走。”吕宏表示。
编辑  来源:上海证券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