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我国制定集装箱国标颁布 首次领衔制定国际标准

2011-12-30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作者:俞陶然   点击:550
摘要: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的最后一轮投票获得通过, 《ISO 18 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已于11月30日在日内瓦颁布。
关键词: ISO18186
  近日,记者从在京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的最后一轮投票获得通过, 《ISO 18 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已于11月30日在日内瓦颁布。这是自中国1978年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以来,在物流、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首次登上领衔制定国际标准舞台。  10年以前,RFID技术刚刚步入人们的视野。针对中国内贸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抓斗大王”包起帆提出用RFID技术来监控集装箱物流安全的想法。而后,他又把互联网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融入其中。经过反复的实验改进,包起帆团队终于研制出“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集装箱的信息“交流”无需人的干预,自动完成,真正实现集装箱物流从被动告知到主动感知的变革,它是一种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物联网。  集装箱物流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没有国际标准的推动,发明创新成果在国际上就无法得到普遍应用。然而,在世界港航界标准的制定中,欧美国家长期把持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是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世界第一大国,集装箱海运量世界第一大国,集装箱制造量更居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际标准是由中国人领衔制定的。  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中国的话语权,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主导下,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成立了以包起帆为领导的工作组,代表中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递交了有关制定集装箱RFID国际标准的提案。经过多次曲折,工作组最终将中国的创新成果推向国际,形成标准。它是中国职工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在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过程中积极主导和推动国际标准制定的一个缩影。
编辑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