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电信推出的“翼机通”在大学校园刮起了一道旋风。据了解,该产品在为广大师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电信已经走在了物联网时代的最前端。
所谓“翼机通”,是以天翼手机为载体的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据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介绍,作为促进信息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翼机通”集借书证、饭卡、门卡等多卡功能于一部手机,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正式商用起,“翼机通”业务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发展800余所学校,千余家企事业单位。
“手机刷卡”实现生活一卡通“出门不用带公交卡、电费卡、燃气卡、银行卡、门禁卡等名目繁多的卡片,一部手机就可以刷遍天下。”
6月12日,由中国电信珠海分公司与珠海公交集团联合推出的“翼机通”刷手机乘公交服务面世,该业务是在天翼手机中增加公交IC卡的功能,包含天翼手机和公交乘车IC卡两个业务、两个账户,且两个账户相对独立。打电话用天翼话费账户,乘车刷卡时使用公交账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或手机没电时也可以正常刷卡。
使用者普遍反映这种多卡功能合一的模式比原来公交卡、电卡、燃气卡、银行卡一卡一用的模式更好,卡片不易丢失,且充值使用方便。
“手机考勤”助力企业经营管理人事考勤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工管理费时费力,打卡机难以避免代打卡现象,指纹考勤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如何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成了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
“翼机通”通过将手机与RFID技术相结合,即可实现物联网手机的功能,用一部手机便能完全替代以往的工作证、门禁卡、停车场出入证,为工商、税务、医院、物流、工业园区等提供内部考勤门禁。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翼机通”门禁权限,实现对仓库、车间等重点区域的有效区隔,管理者可通过电脑、天翼手机等多种接入终端实时查看各区域运转情况。
“手机支付”安全有保障在部分地市,付账刷卡已不再局限于借记卡、信用卡,手机用户同样可通过刷手机实现消费。
据了解,早前电费卡、公交卡、燃气卡大多使用“mifare卡”,俗称“一卡通”。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mifare卡”暴露出保密性差、容易破解的问题,因此CPU卡和手机UIM卡合成的新型“手机支付卡”逐步替代了原来的“mifare卡”。
以“翼支付”为代表的手机支付通过在现有天翼手机上集成RFID技术,将原有银行卡账户信息写入手机UIM卡的特定区域中,即可实现刷手机消费,而原有消费POS机仅需很小的改造就可同时支持刷手机和刷银行卡消费,物联网手机在支付领域的应用,有效扩大了现有天翼手机和银行卡的使用范围,为小额支付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消费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