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RFID从被动告知到主动感知的重要变革

2010-09-14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CN自动识别网 收编   点击:18
摘要:RFID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受国家发改委委托进行研发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项目,也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目前,项目研发阶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一只作为试验品的集装箱被封箱,装载上一艘名为“新亚洲”的集装箱货轮,由上海港出发,经由韩国釜山出港,随后穿越日本海进入太平洋,驶向美国西海岸。
 
  通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工程师王晓明的专有用户名,输入密码后,包起帆带领全体与会人员进入了集装箱全程实时监控系统,通过GPS定位系统,监控系统测定出了当前“新亚洲”号货轮已经停泊在美国洛杉矶港——实时数据显示,作为试验用的集装箱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遇到一次委托授权的海关查验,此外再没有经过未授权的开启,货物安全可视……
 
  依据协议,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物联信息港建设过程中,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中国国际海运网将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携手研发新兴的物联网、信息化应用现代化技术和客户服务解决方案——“新亚洲”号所采用的这种便捷即时的集装箱全程实时监控系统将作为国内首个试点,于西安国际陆港实施。
 
  “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高达10-15%,而这一数字在欧洲只有5-10%,可见物流成本成为制约经济、特别是制约海港周边地区以外的内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包起帆介绍,目前中国港口物流面临的最大问题除了物流过程中透明度不高造成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外,还存在着集装箱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包起帆表示,这种问题即将被“RFID”(射频识别)改变——它将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中的箱、货、流信息,以及相关的安全信息,结合全球网络环境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以提供集装箱物流全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实现集装箱运输从被动告知到主动感知的历史变革。
 
    据了解,RFID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受国家发改委委托进行研发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项目,也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目前,项目研发阶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包起帆表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一方面积极与美国、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外港口、企业进行推广合作,一方面在国内寻找具有示范作用的合作者。
 
  作为陕西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制高点、全国最大的国际陆港和全球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其全新的智能规划和对物流信息化的高品质要求,成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最为天然的内陆合作伙伴。 
编辑  来源:陕西日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