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交通医疗已用物联技术 感知城市评选南京列第二

2010-09-06   来源: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作者:黄阳阳   点击:16
摘要:上周六,2010年海峡两岸信息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在南京举行。调查显示,基于物联网技术运用建设的“智慧城”,南京的智慧程度列5大城市第2位。

  上周六,2010年海峡两岸信息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在南京举行。调查显示,基于物联网技术运用建设的“智慧城”,南京的智慧程度列5大城市第2位。

  据介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更需要智能,在面对复杂的事情,能作出快速响应。而通过发展物联网技术,使城市逐步变成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的智慧城市,能显著提高市民居住的幸福度。

  南京城“感知”程度已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对北京、郑州、天津、南京、淄博5个城市感知城市水平调研显示,南京仅次于北京,列感知城市第二位。从事多年城市智能化建设、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赵刚表示,南京已处于“感知城市”第三个阶段,即物联网产业集群初步建设、应用小范围试点的发展阶段。像2009年南京智能交通诱导服务系统完成建设,市民在中山路等主干道乘公交车,通过站台的LED显示屏,能方便地了解到某路公交车距离站台还有多远,这样能很好地控制上班时间。此外,南京建成了医药物联网,医药流通企业可实时与药品上的电子标签进行信息交流,比如打在药盒上的电子标签,每个代码都有唯一性,在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相应的信息写入,包括在哪辆物流车上,运到了哪个药店或医院、库存多少,一目了然。

  更多的物联网技术运用,未来究竟会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来自台湾的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胡修武副主任介绍说,目前台湾,在教育、医疗、户外广告发布上均开始运用物联技术,并得到很好的效果。以家庭医疗为例,在台湾的某些地方给社会居民发放“健康照护盒”,能让上班族了解居家老人的情况,减少出现意外的情况。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宗平院长表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在未来几年内将快速发展,能使人们生活成本降低,比如,通过物联技术建成“智慧厨房”,人们在单位发个短信,回家前电饭堡就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而且,开车族高峰期在新街口停车也不会困难,车载系统与停车场展开互动,能自动搜出并指引汽车进入最佳的停车场位。

 

编辑  来源: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