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用传感技术编织世博“安全保障网”

2010-08-2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CN自动识别网 收编   点击:12
摘要:世博园区开园3个多月以来,运行平稳有序,各类场馆的服务保障工作运转良好。在整个园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的背后,“电子围栏”、“电子鼻”、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新技术首度应用于上海世博会,节省了大量安保警力资源。
      世博园区开园3个多月以来,运行平稳有序,各类场馆的服务保障工作运转良好。在整个园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的背后,“电子围栏”、“电子鼻”、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新技术首度应用于上海世博会,节省了大量安保警力资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院士王曦说,在往届世博会中,也用到一些传感网技术,有些在物联网领域,有些是RFID技术,但是如此大规模使用信息技术还是第一次。

  在上海世博园内,从地面的围栏到地下埋藏的装置,都应用了无线数字传感技术。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电子围栏”守护着整个世博园区,为保障世博会安全、平稳运行提供立体式的探测。王曦说,无线数字传感技术的应用,把多种入侵技术相融合,智能区分有意无意的侵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预警、跟踪等功能,有效防止破坏围栏进入世博会区域。

  世博园区内的电子围栏,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内部却隐藏着许多保障设施:各种传感器时刻感知并辨别各种入侵。比如,是大风吹落的树叶,还是游客的无意碰触,或是恶意闯入,都能一一区分;低空抛物探测器可探测低空抛物的入侵;另一些传感器埋在地下,随时监听挖掘的声音,防止地下入侵。

  “世博会周期较长,园区面积又大,如果单靠安保人员进行维护是不够的。”王曦说,有了无线数字传感技术,就等于为世博筑起了一道“隐形围墙”。

  “物联网将改变人类的未来生活”,世博会应用了大量物联网技术。王曦认为,无线数字传感技术将推动信息技术进入第三次产业浪潮。“现在物联网应用的内容还很有限,将来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各种信息采集系统,传递大量的信息。”

  辅助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的还有宽带无线通信应急设备,也是首次在世博会上亮相。宽带无线通信应急系统覆盖范围较广,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王曦介绍说,这套设备即使在不毛之地,也能在1至2个小时内架设起一个覆盖范围几平方公里的通信网,单基站吞吐量可达60兆,能支持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双向语音、视频数据传输,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世博会场馆内外的许多安保人员,借助这种先进的设备保持联络,织就了一张世博安全保障网,提高了安全保障工作质量。

  一切始于世博会。“科技是世博会上重要的一个展示手段,很多科技成果将来一定能大规模渗透到老百姓生活当中去。”王曦说。
编辑  来源:经济日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