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举措是组建发明家团队。
爱迪生是企业研究院的开创者,他创建了现代的科学研究发明体系,或说是美国式的创新方式。爱迪生并非在自家车库里面敲敲打打、自甘寂寞的科学天才,而是聚集了一群有创新头脑的人为他工作,他组建的门洛帕克实验室是苹果、Google、微软等现代顶级企业研究院的前驱。
早在爱迪生来到纽约谋生不久的1870年,爱迪生用别人提供的资金担保,雇用了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彻勒、瑞士机械师约翰·克鲁齐,吸纳了威廉·昂格尔作为公司合伙人,这时候,就有了组建发明团队的举措。之后,由于公司扩张需要用房,他搬进了位于新泽西州门洛帕克的大楼里。在这里,先后有1093项发明研制成功。
多年以后,“门洛帕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产品研发性质的实验室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企业研究院鼻祖的代名词。门洛帕克实验室成为包括施乐公司著名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在内的类似机构的先驱。事实证明,这是科技发明成果成功实现商业化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商业之败
爱迪生被看成是美国最重要的发明家,他名下的专利多达1093项,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研发和商业推广的漫长过程把发明的理论转化成创新的现实。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90年,爱迪生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除了作为伟大GE公司的缔造者之外,鼎盛时期,爱迪生创建或控制着13家大公司。比如,他创办了一家水泥厂,到了后来,凡是美国出产的硅酸盐水泥,有一半都出自爱迪生的工厂。
我们把爱迪生归为发明天才和伟大的企业家,但也不能忽视他经历的极大失败和无数磨难,或者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些磨难成就了爱迪生。
在84年的岁月中,爱迪生遭受了比常人更多、更大的磨难。上小学时,爱迪生因“太笨了,接受不了老师讲授的内容”不得不退学;打工期间至少被开除过两次;许多专利并不能得到市场认可;中年丧妻;还有,大火曾毁掉他绝大多数的发明装置;总是处于破产边缘等等。
这里,我们来着重回顾他的电流战争之败及最大的投资失误案例。
电流战争之败,是爱迪生所遭遇的经营上的最大失败。电流战争应该说是爱迪生首先发启。自从美国有了电灯,直流电便是唯一的国家标准,爱迪生的地位不容挑战。但直流电的弊端日益明显,由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巨大损耗,发电厂只能覆盖1.6公里内的用户。1888年爱迪生公司总用户为112万盏电灯,而不同功率的发电厂就达1700多个。
交流电能解决巨大损耗和电力传输距离的难题,年轻的特斯拉给爱迪生打工时也提出过交流电方案,但爱迪生并没有多加理会。
此后,特斯拉投靠竞争对手威斯汀豪斯公司,并帮助其打造出交流电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