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成功之路 » 正文

李开复:创业要把握大势看重开放平等

2012-05-09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22
摘要:  中国商界并不缺少履历豪华和影响力堪比明星的职业经理人,但如同过去十数年我们所亲眼目睹的企业快速盛衰史,这些一度风光的职业经理人鲜有在职场跌沓或事业轨道转换中

  中国商界并不缺少履历豪华和影响力堪比明星的职业经理人,但如同过去十数年我们所亲眼目睹的企业快速盛衰史,这些一度风光的职业经理人鲜有在职场跌沓或事业轨道转换中长期声望不坠者。

  然而亦不乏真正的高手,即使是脱离了大公司光环的加成效应却还能将个人品牌愈拭愈亮。走出谷歌中国近三年后,李开复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新事业创新工场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天使投资势力之一,而他自己在互联网上则拥有千万级的粉丝群和庞大的号召力。

  2009年8月,李开复主动离职谷歌创建创新工场,从职业经理人转型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其时,他希望成为“中国的Y Combinator”,以孵化器模式推动中国本土的科技创业,进而从投资创业项目中获得回报。彼时,天使投资在中国仍然只是小圈子话题,而创业孵化器更是从未走入大众视野。

  聪明如李开复正确判断了大势。随着创业和投资环境逐渐成熟,中国互联网在短短两三年内迅速迎来创业高潮和天使投资的快速成长期。李开复和雷军、薛蛮子、徐小平等知名天使投资人一起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其最早瞄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孵化方向亦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投资领域。

  回过头看李开复的成绩单:创新工场至今走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已完成1.8亿美元的首支美元基金募集,近期将完成募集另一支7亿人民币规模的首支人民币基金。创新工场孵化与投资了47个项目,工场内已有2000余名工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李开复透露,在孵化投资的这些项目中,已有18个项目进入A轮投资。至少目前看来,李开复的想法已经是一个初见规模的可观事业了。

  但高关注度的同时也质疑不断。一个跨国公司的高管、一个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他的过往成功能否延续?做互联网投资却选择了一种在中国几乎没有成功先例的孵化模式,这种探索是否能在天使和VC圈子里站住脚跟,生存下去?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创新工场是否真能靠其优势抢占创业者与创业项目的制高点?甚至在创新工场盛名之下,其孵化、投资的项目是否称得上创新二字业界也有争议。尤其是创新工场的多个项目中都有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影子,比如模仿Tumblr的点点网等。一种观点认为,正因为创新工场标榜着‘创新’的名头,所以理应有更多的创新责任。

  创新工场的成败未到盖棺定论时。早期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同样巨大,且回报周期漫长,无疑使创新工场在未来仍会面对可见的不确定性,对其商业模式的怀疑也将长期存在。但假设中国互联网能够出现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Y Combinator创始人)式的人物,李开复无疑是最有可能的人。

  “我并不看好创业孵化器在中国的商业前景,但如果其中有一家能够成功,那就是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一位熟悉李开复的风险投资人士向本刊指出。

  毕业生

  2009年9月,刚刚创建的创新工场将办公室选在了清华科技园,这里离谷歌的大楼几步之遥,巧合的是这个办公室曾经也是谷歌中国的办公室。办公室里还铺着谷歌时代留下的灰色地毯,上面印着红色、蓝色、黄色的彩蛋。创新工场合伙人王肇辉货比多家后买来桌椅,几个创始人就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商量接下来要怎么做。创业由此开始,但不同于其他公司,创新工场不仅要招聘自身运转所需的员工,它更需要的是创业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推动创业项目的技术人员。

  李开复创业自己做老板的消息一传出来,便收到了大量简历。这其中很多人看重的是李个人的声望。找上门来的人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内的,有的人带着秸秆收割技术,以及飞碟制造的想法,来到工场,希望能与李开复见一面,得到他的帮助。

  李开复对创新工场孵化器模式的阐述在2009年因极高的关注度而被广泛讨论,外界对孵化创业的模式也存在不同意见。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