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成功之路 » 正文

陈天桥迪斯尼春梦:一场盛大的游戏

2013-04-12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23

 

陈天桥在内部曾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盛大就已将灵魂献给魔鬼。这有两层解读:盛大靠游戏发家崛起,游戏没有灵魂,它是纯粹的暴利;既然是与魔鬼订契约,那么,陈天桥和盛大愿意一赌再赌。

    创业至今,陈天桥豪赌四次:赢了押宝的《传奇》,输了盛大盒子,赢了网游免费,而疾风骤雨、欲毕其功于一役的“09架构”,三年间从扩张到收缩,未获胜局。

    一力推动这场豪赌的陈天桥将不得不走出宏伟战略的帷幕,重回残酷的现实。

    在盛大,2005年之后,已没有人敢于质疑或挑战陈天桥的绝对权威。

    当年,游戏免费与否,管理层集体犹豫难断,陈天桥给予强势决断,赢得了盛大游戏巅峰期的到来;而盛大盒子的决策过程,则确立陈天桥“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

    时隔8年,后一次会议的亲历者仍清楚地记得,会议前,陈天桥鼓励大家表达真实意见,言无不尽;一番争议之后,陈天桥亮出了早有的结论,随即声明:“如果还有不同意见,请马上辞职。”

    陈天桥富有人格魅力,气场足,口才佳,心思密,尤其逻辑性强,他能旋即从下属的长篇报告中“一、二、三、四”地拎出要点,指明错误,且让人口服心服。在内部,他一直推行“讲道理”文化,用逻辑、数据分析业务、解决争议。

    不过,与陈天桥的对话通常得在他的逻辑里。

    一位盛大高管总结说,在决策会议之前,陈天桥通常早有结论,但他会让高管们各抒己见,最后统合所有人观点,服务于他已有的定见,纲举目张,逻辑分明,令人信服,而持不同意见者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管理风格令人目眩神迷,逐渐地,陈天桥成为盛大唯一的神、至高无上的主宰,人们充满敬畏地叫他“桥哥”。“我隐约感觉这有点像催眠,会越来越武断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一位曾学习“桥哥”领导风格的高管评论说。

    公司满是“桥哥”的信徒,他却越发孤独。外部招揽的高管来了又走,有的殚精竭虑却无力突破盛大文化的限制,有的裹挟私利而来利用盛大资源后抽身离去。

    陈天桥曾考虑放权,一度进入半隐退状态,然而,统合战略中的诸多阻碍只有他才能碾压开路,他个人又常担心执行效率与战略方向偏离,于是收放权之间屡屡反复。

    2012年中,陈天桥最亲密的伙伴,盛大公认的第三号人物谭群钊离职,震动集团内外。这位技术出身,最早追随陈氏兄弟的高管在内部广受爱戴。

    据悉,谭群钊的离去实因为与陈天桥的战略分歧,谭认为盛大应回到内容本色,放弃统合成开放平台的想法,让各业务单元独立自由发展。

    “他(陈天桥)是个好人,善良的人,请相信这一点。只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往往不能回避残酷的决定,”一位盛大高管如此评价谭的辞职事件说,“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弱点,他也不能例外。”

    该高管讲了一则寓言:你有个朋友,人很好,他向你借100万,但你没那么多现金,没有答应他,他很不开心,说你明明有一套房子能卖出100万,你却不肯借,那么,到底是谁的责任?

    在寓言中,陈天桥是那个要借钱的人,他更可能相信,问题并不在他这边。“他对别人期望过高,但最后结果或许会让他失望,失望长期积累,腻烦心理不断增加,他愈发不信任别人。”

    桥哥的不信任,影响到了盛大决策的执行,成为其宏伟战略难于落地的关键原因。

    “虚竹”的总裁办

    盛大家大业大,2009年后业务骤然扩张,2010年后陈天桥又长期居于海外,他日渐倚重“总裁办”督办战略的执行。

    2010年前后的鼎盛时期,总裁办有二三十名成员,多是年轻的名校、海龟精英,有着靓丽的背景。不过,他们多没有实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经验。有人将其比作旧日本帝国的参谋本部——一批从未真正上过战场的菁英指挥着一个个关键战役。有声音说,这群人之所以受重用,因为容易控制。

    在盛大的汇报线中,各项目组的报告和数据先上报各业务子公司,子公司汇报至总办,总办再汇报给陈天桥,这一汇报流程有时长达两周。利用向陈天桥汇报信息的权力,总办有着左右实际执行的能力,足以影响一款产品战略价值的评估。

    “总办慢慢有了独立的人格与利益,”一位内部人士说。总办成员开始有意向各业务公司换取利益,譬如对集团相关决策的支持,如当年各业务公司对盛大通行证的统一支持等,这些将关联到陈天桥对总办业绩的评定;总办还会干预、建议修改业务公司报告、数据内容,以迎合陈天桥的判断;在业务方向的争辩中,总办负责人常会以“也许我不懂业务,但我最懂桥哥”作为胜利的结语。

    略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盛大“09架构”陷于困境期间,陈天桥赞赏当时的总办团队为“近年最优秀的一届”。

    此外,陈天桥个性过于急躁。“他太着急,总是期望短时间内的集中投入能够迅速打开局面。”不止一人如此评价。下属们发现,老板对具体产品项目的耐心通常只有数月,最长也不过半年,一旦没有令他满意的高业绩表现,通常就会立即放弃,糖果社区命运如是,陈天桥自己亲带的LBS项目“切客”也如是,被遗弃的项目名单有一长串。

    慢慢地,盛大的士气开始低落,一场逆淘汰由此产生。

    因为只有一个“桥哥”,在“桥哥”没有给出具体解决答案时,盛大的员工不知自己该如何负责;业务反复动荡,大家更愿意等待被领导者推动,在公司的问责制度下,不做无过,轻易尝试反而容易招致问责,不少有意做事、不甘庸碌的人选择离开。

    一位前盛大人士说,盛大内部有着“能人、好人、明白人文化”,分别对应有能力、忠诚、能执行到位的员工。逆淘汰使得“能人”离开,留下了不少“好人”,“但盛大的未来不能只靠这些好人”。

    能试图说服陈天桥吗?他的下属采取两种策略:

    一种是,保持耐心和韧性尝试逐渐影响他,等待某一天他自己明白;另一种只关乎勇气——“我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否则死给你看。”在盛大的生态中,前者更具普适性。

    近两年,陈天桥尝试反思。2011年年会,他曾当众鞠躬道歉,宣称对公司出现的“一言堂”有责任。更早的2010年底,他在公司内部说,若以武侠相比,他是《天龙八部》中的虚竹,甫一出山,便破了珍珑棋局,跻身高手之列,成名太快。

    亲历道歉现场的参会者说,听到“桥哥”的言论他当时颇为愕然,但身边另一位高管拉拉他衣袖小声预测说,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变化。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