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格兰仕梁庆德:半生坎坷之泪

2012-09-03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27

    那是真正的生死存亡关头。

    梁庆德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借钱给每位员工发了两个月工资,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留下的人就一起抗洪,不愿留下就先回去等工厂复工。这大大地稳定了军心。

    当时给父亲当副手的梁昭贤,亲眼见证了格兰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摧枯拉朽之力。没有一个人离开,"大家一致要求实行两班倒,每天工作12小时,机器24小时运转。"

    走出去的业务部员工,很快便带着收回的货款回来了。有些销售代理商甚至提前打款过来。

    

    水退后3天,第一条生产线开工;3个月后,全面恢复生产,年底,奇迹出现了--格兰仕微波炉产销量突破10万台,跻身行业第一。

    从洪灾后稀软的滩涂上,梁庆德重建了中国最坚硬的民营企业。

    自己要有主心骨

    "牙疼也要吃饭",回忆起当年那场洪灾,梁庆德还常常打趣道。

    那时,员工们的表现令梁庆德颇为感动和欣慰。看着大家都不分白天黑夜战斗,像一个个"泥人"、"黑人",他不舒畅的心情逐渐"多云转睛",当时镇上领导见到他没忘记开玩笑:"看你的脸色,可不像一个灾民。"

    只要人在,梁庆德心里就塌实。

    妻子和几个孩子,也让梁庆德感到温暖。他们牢牢地站在梁庆德身边,一起参与了抗洪。信佛的梁夫人尤其给了丈夫力量。

    "她不仅从生活上关心我,还讲一些佛理给我听:苦难就是财富,大难必有大福。"梁庆德不无骄傲地对《中国新时代》说,"她总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帮我化解消极、负面的因素,让我感到家庭的温暖与人性的善良。"

    洪灾之后,《格兰仕人》报诞生了,这奠定了格兰仕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

    "感情、真情、激情是格兰仕的传家宝,沟通、融通、变通是格兰仕的指南针,"梁庆德动情地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与上下彻底沟通,营造一个大家庭、大学校、大军队的氛围,让格兰仕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

    3年之后,在1997年的南方大洪灾中,梁庆德戴着草帽、穿着凉鞋,又活跃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上了。他带领全体员工打木桩、扛沙包、推沙车。

    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位老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着传奇的故事。1978年,他就是在顺德桂洲镇细河边的荒滩上,搭了几个窝棚,开始了白手创业。领着十几个人,从农村收购鸡鸭毛做成鸡毛掸子,拿到城里卖,后来成立了桂洲羽绒厂,以手工洗涤鹅鸭羽毛供外贸单位出口。此后的梁庆德纵横捭阖,成为国内羽绒加工行业的翘楚。

    如今,经历了60多年沧桑的梁庆德对人生的看法变得平和,他慢慢总结出一些规律:朋友是硬道理,感情是生产力。

    历经磨练,梁庆德还悟出了一些道理:月有阴阳圆缺,人有祸福旦夕,做企业也一样,关键是自己要有主心骨。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