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一根砂钵棒“舂”出20个农民富翁

2012-09-21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35

    “他只要往衣袋里一摸,我们就知道他要做什么、说什么。”村民谭子茂把手伸进衣袋,模仿张长城当初的动作说,张长城随身携带着那根木棒子,见到村民就做工作。

    但是,村民只相信现实的吃饭问题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认定:种植苞谷、土豆远比植树造林实惠。因为,种树短时间内见不到效益。

    对于种树,村民很犹豫。

    家庭风波的“祸根”

    “他把家具和多余的被条、毛毯都给卖了,家里来了男客,我就出去借宿,来了女客,他就出去借宿。”

    村民思想转不过弯,张长城就用行动做示范。

    没钱买树苗,张长城决定用房产做抵押,贷款植树。不料,妻子坚决反对。

    “贷款利息恁个高,鬼晓得你那几根烧火柴什么时候能赚钱?”面对妻子的诘问,张长城平心静气地做工作,希望得到妻子理解和支持。岂料,妻子却发动亲戚朋友,一起劝说他放弃植树的念头。

    “亲戚朋友都骂我是傻瓜。”张长城说,每遇妻子唠叨,他就坐在条凳上,摩挲着光滑的砂钵棒沉思。妻子看不惯,抢过他手中的砂钵棒,顺手扔到屋外。

    “我认为它是我们家庭矛盾的‘祸根’。”事隔二十多年,妻子杨家群对当时的一时冲动感到好笑。

    “当时压力很大。”张长城强忍怒火,捡回砂钵棒。当天,他就背着妻子抵押房产向信用社贷回8000元。购来树苗,他每天起早摸黑在山上孤军奋战。手上的老茧添上新茧,血泡重叠着血泡……一个冬季,张长城家的荒山全部栽满树苗。

    种下满山的希望,张长城才意识到,该调整树种结构,先种植药材和坚果,用卖药材和坚果的钱偿还债务,种植新的林子,实现以林养林。

    但是,一个新的困境出现了:张长城面临再无荒地植树。于是,他决定用自家的一类土,调换别人的三类土,以栽上树子后便于管理。

    妻子愤怒了:好土换荒山,连种庄稼的地都没有了,一家人靠什么过活?这个问题,妻子死活不肯让步。

    “就差给她下跪了,她就是不同意。”劝说无效,张长城提出离婚。他告诉妻子,离婚了他用自己那份土地去和别人换。

    张长城的杀手锏还真管用,妻子带着孩子回了一趟娘家,回来后突然同意他好土换荒山了。

    “为种树,他把家具和多余的被条、毛毯都给卖了,家里来了男客,我就出去借宿,来了女客,他就出去借宿,那日子好难熬。”说起当年的窘困,妻子直摇头。

    “虽然艰苦,但有林业局和乡政府的党员干部经常来指导我植树,为我送树苗、粮食。”张长城说,在他们支持下,自己才克服一道道难关。

    催生富翁的“图腾”

    在他带领下,这个夹皮沟的20名村民,每家的林木价值都在40万元以上。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