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个技术白痴,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不仅领导了这个估值一亿美金的公司,获取了过千万的用户,使得日均活跃用户超过200万,并在短短一年中成功完成B轮融资,以至于他称账上现金“七八年都用不完了”。
在唐岩看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技术资源稀缺,所以IT创业公司是技术人员起家很正常。但在现在,做商业无外乎是三件事:做好产品、管好人、用好钱,“万变不离其宗”。
谈到在网易的九年媒体从业经历,他坦言,这经历中,收获了对资讯的视野和决断力以及对人的观察力。
在网易,由于做的是总编辑,所以每天门户网站上的的各个板块全要看,这让唐岩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资讯狂,一旦出国到什么地方看不到新闻了,他会立即陷入抓狂状态,而从大量信息中不断完善起的认知体系是他认为对这一生都最有用的东西。唐岩说,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事件真真假假,任何看上去特别戏剧化的新闻,或者貌似特别前沿的趋势,都要还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去伪存真,而不是人云亦云。
还有的是对人和人性的体察。在他看来对人性应有整体的把握,虽然过程中有特殊性,但最后要做整体性的描述,正如陌陌,就是抓住了人总是渴望交往而国人又不擅直接交往这种共性与特性的统一。不管是工作中还是谈判中,唐岩习惯对对方说的信息进行逻辑上的判断,他说好的新闻工作者逻辑感都很强。
有那么几秒的间隙,他的思维仿佛在两次从业经历中穿梭,然后喝了一口咖啡,唐岩说“我觉得做总编、副总编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打工的。你想创业的话,从打工里获得的东西都显得微不足道。我要是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再回去打个工,也没有什么关系。”他笑了。
直指幸福的创业
产品上来看,陌陌有个特点,从1.0开始包括过程中的版本升级,再到2.0,目前为止,产品一直是优化改动,在拓展上非常保守,在唐岩脑中,创业公司做加法不一定做得过,专注比较好。而现实制约条件则是技术压力其实比较大,公司服务器在这一年中不断在升级改造。
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公司除了内部压力,微信这个“外患”也如影随形。虽说二者之间有熟人关系和陌生人关系的本质区别,但唐岩也知道,未来两者功能很可能有越来越多的重合,比如微信的查找附近人就已经是做陌生人关系了,会员收费等模式也差得并不太多。
但是他说,这次创业总体上可以用一个词:幸福。产品的发展上看他说远远超过他的设想,陌陌和微信两个APP都装的用户不在少数,所以没有绝对的忧愁。
烦恼,或说是回归到本质问题,就是如何抓住用户和沉淀出粘性。
唐岩坦言近期没有盈利的计划,现在也没资金压力,他还只想做比较单纯的LBS,而不是如外界猜测加入植入或服务性的东西。这样只有一个目的,专注产品改进吸收用户并沉淀出市场,所以这个阶段整体上他的判断是专注解决用户需求,让用户得到更多东西,有更多时间停留在陌陌的平台上面。
很多人说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看不清楚,唐岩嘴角轻撇一下,表示这是个伪命题,他甚至说,愁这些的都是火一阵子就没了的那种,核心问题还是在满足用户这块要找到长期的路径。唐岩认为移动互联网其实跟传统的没有太大区别,方式、渠道、便利性都比原来好,只要有用户就根本就不愁钱的事。日后陌陌会引入会员收费制度,但普通的用户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