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的是,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在起点上看中了潘亮的小说,决定出版。“这是一家台湾的出版公司。当时还没有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相对大陆而言也更为发达”。这本小说名为《异界公司》,总共60万字,正文八本,加上番外等小本,共15册。
写作收入颇为可观
小说前四本出版的时候,潘亮还是海事大学国际航运专业的学生,时间相对较多,成书很快,基本上半个月就可以完成10万字的书稿。潘亮说:“网络文学就像烟花一样,绽放的时候很绚烂,很吸引人。
繁华过后就什么都不剩下了。所以写稿速度是抓住读者很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我就知道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每天晚上一瓶红酒,三四个晚上就能完成一部20万字的小说。”
让潘亮记忆犹新的是,他兼职出版的第一本小说就拿到了14000元的稿酬。除了请朋友们嘬了一顿,还给自己买了一台当时价值不菲的IBM笔记本电脑。“台湾出版公司的稿酬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保底稿酬,这部分的多少是和出版社谈的,当时我是4000元一本;另外一部分便是版税,台湾版税为10%,略高于大陆市场。但是台湾地区市场小,印数也相对较少,但只要能保证读者群,收入还是很稳定。我兼职收入一个月最多可以拿到将近3万元。”潘亮说。
投入职场之后,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一切都是适应磨合阶段,身心俱疲。这个时候还要再完成书稿,潘亮觉得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在本职工作和兼职之间,潘亮果断地选择了前者,这时他放慢了出书的速度,完成书稿的频率渐渐从两个月一本,延长至三个月,甚至四个月,直至整套系列丛书出完。
在工作踏上正轨,掌握好流程以及节奏之后,潘亮又陆续帮文化公司写过几本韩流言情。随后再次转战起点。他说:“但是这时的起点文学网已经和当时大不相同。最初的起点是百家争鸣的,但是现在书多,高手也多。以前是单兵作战,相对混乱,只要有一个新颖的题材,就很容易跳脱出来。这种盈利模式是自发的,相对传统的。而现在更多的是专业化的运作,一炮走红的大多是身后有专业的团队在炒作。这对作者各方面的实力都是一种挑战。”
这个时候虽然潘亮的小说已经与起点文学网签约,并由编辑推荐,但潘亮志不在此,收入微乎其微。
兼职转战剧本创作
原来这个时候,潘亮的创作重心发生转移。“我个人觉得写小说过气了,不好玩。现在开始搞剧本创作”。
最初投入剧本创作的潘亮,并没有找到门道,只是看到网上有许多征稿信息,一般只要求提供2000字的大纲即可。兴趣所致加上出手又快,潘亮写了无数剧本大纲,但无一例外地石沉大海。
直到去年,一家出品国际大片的大型电影公司举办了一场有奖剧本征文比赛,潘亮一举获得了二等奖,奖金4万元。然而这笔奖金在潘亮眼中似乎不值得一提,因为他更看重的是,因为此役而获得的进入电影圈的门票。
前不久,潘亮去北京参加了电影节,目前剧本也基本有了合作意向,导演、投资人、故事情节都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剧本将被搬上大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