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农卖西瓜和教授卖西瓜的故事,老农卖西瓜和教授卖西瓜哪个卖得好?答案出乎人们意料——老农卖得好。因为老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上再说,慢慢摸索出经验来,越卖越好,最后搞起了水果批发,发了财。而教授卖西瓜先计算成本,觉得西瓜一个才赚几分钱,而又要担心坏掉、损耗、躲避城管、考虑下雨天气等因素,后来得出结论——不能卖西瓜!这个故事说明,有时候实际行动往往比周密的计划更重要。经验往往可以在过程中完善。本文主人公李东芳女士就是误打误撞选择了个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行业,但通过实践,不但干成了一番事业,还成为锦州轮滑的领军人物。
李东芳原本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师专毕业以后就到当时的金鼎商厦当了一名会计,一个月赚500块钱,工作量很小,空闲的时候甚至可以打毛衣。李东芳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足,创业的念头在她的头脑里根本就没产生过,上班不久她又结婚生子,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多好呀!一点压力都没有。由于在商场,很多朋友都让她帮忙租床子,她乐此不疲地倒是帮了不少人,却从来没想过利用“近水楼台”自己做点什么。看到这些借她光的朋友们都发了财,她反而觉得人家那么辛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她的前途命运发生了变化,所依赖的单位要职工买断工龄,她仅得了6000块钱就回家了。
前途是什么,下一步应该做点什么,脱离了一个大集体,她发现自己没着没落,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对未来的恐惧感笼罩在她心头。没有稳定收入马上就面临生存问题,她凭借自己的专长,到一家私人保健品公司应聘做了销售,虽然来自国企,可她从没接触过真正的市场,看到别人对客户侃侃而谈,讲营销技巧,大家又一起制定营销策略、营销方案,做营销培训,这一切让她眼界大开!觉得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在国企学到的几年的都多。关键是自己的整个理念,思维模式全都改变了!
通过锻炼,她从一个安于现状的传统女人,逐步转变成一个对市场敏感、整天跟销售指标打交道的职业经理人。后来慢慢又逐步变成了个有野心、有勇气自己创业的创业者。这思想上的根本转变为她后期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2003年,儿子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看到轮滑非常好玩,就一直想学轮滑,为此,李东芳还特意到沈阳让孩子学习轮滑。当年“六一”儿童节,李东芳打算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双轮滑鞋。可她来到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发现,这里的轮滑鞋虽然只要100多元,但质量不好,把孩子脚都磨破了。李东芳在锦州买不到质量好的轮滑鞋,这一下提醒了她:买不到轮滑鞋说明市场上缺少这种产品,为什么不能做这个产品,从而打开锦州轮滑市场呢?虽然李东芳对于轮滑市场一点也不了解,但她打算像那个卖西瓜的老农一样,先尝试了再说。
李东芳的确是个傻大胆,也不管自己会不会干就联系了一家专门生产轮滑鞋的公司,发来了鞋,签订了代销合同。她从体育局聘请了两个轮滑教练,在宝石广场租了个房子就干了起来。李东芳给自己的俱乐部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风火轮轮滑俱乐部”!李东芳的创业行动把两个教练吓了一跳:“这个女人可真生猛啊!我们懂轮滑的都没敢干,你啥也不懂就敢往里投钱!”
2003年4月是李东芳头一次创业,也是人生的第二个转折时期,让她终身难忘。几百份传单发出去以后,居然才来四个学生玩轮滑,这对她的信心真是个打击!可她还得咬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