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成功之路 » 正文

小米式成功的三个条件:产品、服务和营销

2014-06-24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3
摘要:最近有个话题很热,小米刷新了不少双11记录,引得创业公司纷纷驻足研究,为什么?其实小米发展至今,已算是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经营

    最近有个话题很热,小米刷新了不少“双11”记录,引得创业公司纷纷驻足研究,为什么?其实小米发展至今,已算是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经营理论,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但很多人觉得,这些理论就像是“无字天书”——确实是武功秘籍,但自己练起来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

    与其瞎琢磨,不如先弄清楚小米在哪些方面胜过了自己。我尝试把对小米的理解拆成产品、服务、营销三个部分,再举些例子,你先来看看小米是怎么做的,如果觉得自己能做的更好,自然就有了挑战小米的条件。

    产品

    目前小米有两款主力机,红米和米3。先看799元的红米,其实“中华酷联”价格在800元以下的四核手机也有数十款,他们大都和红米一样,采用联发科MT6589T处理器,另有高通MSM8625Q和“老四核”NIVDIATegra3。不过,这些机型的屏幕尺寸及分辨率多数不及红米,或RAM仅512MB,是最大的两项差异。

    再看1999元的米3,5寸1080p屏搭配两款四核处理器——Tegra4/高通骁龙800,前者业内用得少,避开了比较,后者目前主要出现在4000元上下的洋品牌手机中,以及没公布价格的联想VibeZ。

    照理说,三星、HTC、索尼和中华酷联这些高知名度品牌,任何一家都能把配置堆到小米的水平,定价也来个799、1999。不过黎万强说,这会出现自家产品”左右互搏“的问题。

    我能大概理解他的意思,比如三星note3用的是骁龙800,S4是5寸1080p屏,两款手机都远超2000元价位。如果三星也做一款骁龙8005寸屏的手机,定价1999元,肯定做得到,但这样一来,note3和S4还怎么卖?

    再看中兴华为联想,今年都想冲击3000元价位,如果在2000元就摆出小米3的配置,再往上走,硬件提升空间无非是屏幕尺寸和存储。想让消费者为这么小的差异多付出500-1000元,很难。红米所占据的800元价格段,也是同理。

    甩不开产品线的包袱,就无法和小米贴身肉搏。

    服务

    11月13日,小米在珠海的官方服务旗舰店开业,雷军来了,黎万强也在,现场还有200多名米粉。雷军说,小米正努力实现手机1小时快修,并酝酿推出“1小时修不好免费换手机”的售后政策。

    后来和小米的售后负责人聊天,对方表示从今年7月开始,小米就在尝试1小时快修服务,现在修复率能达到95%以上。

    这背后也有小米产品线短的优势。所谓快修,软件无非刷机,硬件大都靠换。软件上,小米为售后设计了一套便捷的刷机系统,很节约时间。硬件方面,机型就这么几款,零件备料相对动辄十几款产品的传统品牌容易多了,工作人员检测维修起来也方便,不用去记多款机型的维修手册。

    关于推出“1小时修不好免费换手机”,雷军没有给出具体时间。但即便是真换,产品线短的优势也能发挥作用。

    和小米一样,苹果iPhone的产品线也很短,过去,iPhone在保修期内就是提供免费更换的。反正就这么两款机子同时卖,坏了就换。苹果把坏的机子拿回去统一维修,修完翻新再拿出来,继续换给下一个送修iPhone的客户。

    比起维修,换机有外壳翻新的成本。但和产品线长的品牌比,其他成本还是节约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从客户的角度,“快修”和“换机”比起大多数品牌现行的售后服务方式,方便多了。

    营销

    有人说营销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我承认它很重要,但若缺乏其他环节的支撑,营销就是空中楼阁。这也是我为什么把营销放在产品和服务之后的缘故,产品服务不行,营销再花哨也没戏,这点在很多小米的跟风者上已有实际案例。

    具体说到小米营销,不得不提黎万强。认识时,他也是刚刚领命,负责操盘小米营销。黎万强骨子里是个产品设计师,所以他把小米的营销也当成了一件产品来做,目标是极致。

    不久前帮人抢到了台米3,放在车里。碰巧一位苹果的朋友搭车,拿起包装盒看了一会说,“这很像无印良品的设计。”事实上,黎万强也在很多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是无印良品的粉丝。

    包装盒本身还只是半件作品,加入了营销才算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这种包装盒设计最早用在米2上。米2发布前,包装盒先曝光,上面还站着两位体重合共超过300斤的小米员工。在黎万强的营销理念中,这是表达包装盒坚固最直观的方式。它是一种营销,也是包装盒的一部分。

    回到大方向上,雷军常说“顺势而为”,小米的营销也是如此,今天产品如何了,服务怎么了,米粉想要什么了,营销就顺着那个方向去。还是“盒子兄弟”的故事,图片爆红网络后,小米号召网民对图片进行PS,抽奖送礼品,气氛一下子火爆起来。

    简单呈现、直达用户、无违和感,就OK了。

    2013年接近尾声,琢磨小米的有增无减。而且据我所知,传统品牌中有很多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将斩断包袱、轻装上阵,希望能“师夷长技以制夷”,挑战小米。如果有把握在上述三点上做得比小米更出色,成功几率会大增。雷总和阿黎别怪我,其实我更期待小米怎么见招拆招。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