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销售管理 » 营销谈判 » 正文

被气跑的顾客

2013-05-28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180

 

    当然了,顾客在临走时会说出不买的真实原因吗?当然不会,国人讲话一贯婉转,得罪人的话,不到撕破脸皮的时候,断然是不会说出口的,那顾客一般会说些什么呢?

    太贵了,赠品太少了,活动力度不大,我再看看,我回家商量一下,这个产品不适合我的需求……

    长此以往,营业人员真的以为顾客不买,就是顾客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这些原因,从而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厂家研发新产品,投广告,经销商老板花钱租门面精装修做活动,都是在想方设法的把顾客吸引进店,而营业人员一次又一次的得罪,就等于把好不容易吸引进店的顾客又一个个轰出店外。

    在我们的产品力还没有足够强势前(例如苹果产品和银行里的现金),营业人员对顾客的得罪,把顾客气跑,就是门店业绩的第一杀手!

    软件的服务商进行合作,如八百客,来助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关于销售管理的含义,中外专家和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

    狭义的销售管理专指以销售人员(salesforce)为中心的管理。

    广义的销售管理是对所有销售活动的综合管理。

    在门店营业的基本营业数据中,有两个常见的指标,一是进店客数,就是每天进来多少位顾客,二是成交率,就是进来的顾客群体中,有多少顾客有实际的购买成交。

    当然,有成交率,就会有另外一个数据――未成交率,一般来说,未成交率往往大于成交率,例如进店成交率是25%,意味着另外这75%的顾客,在进店之后,并没有实际的购买成交。

    我们从经营成本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无论进店顾客是否有成交,门店都会为此付出接待成本,这接待成本包括分摊的门店运行费用,营业人员的花费时间成本,倒杯水,递根烟之类的接待用品,笔者把自己算过一笔账,门店里每位顾客的平均进店接待成本为6块5毛钱,也就是说,只要顾客进店,不管买不买东西,这人均6块5是先花出去了。有购买成交的,这6块5还赚的回来,而啥都没买的,这就亏了。

    面对已经购买成交的顾客,则要研究研究如何提升客单价,如何进行附带销售,如何促进他们下次再次进店。而那些没有购买成交的顾客呢,更应该是研究的重点,毕竟,顾客已经进店,但却没有购买,这里面必然是存在问题的,切不可忽略不管。

    首先,针对这些未成交的顾客,我们可将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今天不买,但仍然有下次继续进店选购的可能,还有一种就比较糟糕了,就是下次再也不来了,而且还劝告身边的亲朋好友,别来这个店买东西。一个未成交的顾客,阻碍了更多的潜在顾客。

    为什么会这样?

    按说,这顾客既然已经进店了,只要不是来专程砸场子的,或是竞争对手派来做调研的,或是眼神不好进错店的,在正常的范畴内,都是正常的顾客,既然能进店,就说明本身是存在一定的购买意愿的,或者说,也是给了店里一个机会,那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顾客放弃购买计划的?一般来说,顾客以后却没买,基本上有五大类原因:

    在这个五个主要原因里,这营业人员的个人因素要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顾客进店以后之所以不买,营业人员要承担主要责任,当然,若是各位店老板做内部调查,询问众营业人员,为什么顾客进店以后不买,我估计极少数有营业人员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往品牌,产品,价格,竞争对手,活动力度等等客观因素上推。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的分析一下,究竟是营业人员的哪些因素导致了顾客进店以后不买呢?基本如下:

    1,表情难看

    2,话难听

    3,肢体动作让顾客不高兴

    4,慢待或是不尊重顾客

    5,专业程度不够

    简单点一句话总结,就是把顾客给得罪了,把顾客气跑了,当然,这得罪人分为两种,有意得罪人和无意得罪人,例如说辱骂顾客,殴打顾客之类属于有意得罪人,当然,我相信这类低级错误,已经很少有营业人员会干的出来了。但是,无意中的得罪顾客呢?

    无意中得罪顾客的情况具体有哪些呢?

    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分为有意识控制和无意识控制,有意识控制时间一般只有几十秒,然后就会进入无意识状态,也就是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脸上是什么表情,在顾客进店的时候,营业人员肯定会进行有意识控制,展露笑容,甚至还会露出八颗牙齿之类,但是,仅仅在几十秒之后,营业人员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与顾客的沟通上了,失去了对面部表情的控制,鄙视,怀疑,困意,甚至狰狞的表情都会出现,一个冷峻的眼神直接就灭杀了顾客的购买热……

    言语

    这里所指的得罪客人的话,不是传统意义上哪些得罪顾客的禁语,例如:

    看好了再试!

    你上别人家看看吧!

    你到底买不买啊!

    而是营业人员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话,或是口头禅,例如:

    直接否定顾客原有的购买计划

    批评顾客当前在使用的产品

    我说句真话吧(顾客一听,噢,这句是真的,咦,那前面那些话呢?)

    我们店里有个规定(上级对下级才说规定,店里凭什么对顾客说规定?)

    这是全国统一零售价(多么硬的口气,直接回绝了顾客打算商量一下的设想)

    ……

    肢体动作

    人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一样,也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自己做出来的很多肢体动作,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笔者不只一次见过某品牌家电专卖店的营业员,一边挖鼻孔一边介绍说,这是XX的高端产品~~~。

    现场动作得罪人

    顾客在场选购产品,两个营业员躲在角落,一边说悄悄话,一边看着顾客,你猜这顾客会想到什么?这是在说我吧……肯定没说我好话……好事不避人,避人没好事!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生意经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