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财富女商 » 正文

肯德基让她赚了2亿

2013-07-09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302
摘要:定义她此前的身份并不容易。1981年高中毕业以后,江桂兰先后当过裁缝、推销过糖酒烟、做过会计、开过车,10年间换了四五样工作。到上世纪90年代初,她所供职的松门一家企业

    定义她此前的身份并不容易。1981年高中毕业以后,江桂兰先后当过裁缝、推销过糖酒烟、做过会计、开过车,10年间换了四五样工作。到上世纪90年代初,她所供职的松门一家企业效益滑坡,以至到了半年发一次工资都难保证的地步。这让夫妻双双在这里工作的江桂兰一家陷入了困境。

    江桂兰回忆说,眼下的困境推着她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己创业

    买了3台注塑机,招了七八个人,这就是江桂兰的全部创业家当。与附近的同业一样,他们生产的是冰盒等一些渔需产品。因为附近的市场早已被“瓜分”完毕,她把目光转向了大城市?只身往来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寻找商机。最初的几年她这个厂长其实就是推销员。一次出去就是好几个月,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便宜的饭菜,能省的都省了,但有两样东西是一落脚就要买的,那就是当地的邮政黄页和地图册。就凭着这两样东西,江桂兰拖着自己带来的产品几乎走遍了上海、北京、天津的所有外贸公司。

    对于一个农家女的到来,许多公司职员显示出了惊异和佩服的神色。尽管这样的推销生涯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定单(第一年利润为8万元),但它还是慢慢地改变了江桂兰的公司。一方面,产品生产的重点逐步从渔需产品转到了销售市场更广的衣架、衣夹等生活产品上,另一方面,公司在稳步发展以后决定摆脱外贸公司的“掣肘”,建立起自己的外销渠道。

    1995年,江桂兰决定参加当年的春季广交会,直接找老外谈生意。

    作为中国最火爆的商品交易会,当时的广交会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对江桂兰这样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找到一个落脚的摊位,江桂兰拖着自己的产品一个铺子一个铺子地问过去。两天之后,一名摊主终于被她说动,把“寸土寸金”的1/6个摊位以4万元卖给了江桂兰。正是在这个不足1.5平方米、挤得人都转不开身的小小摊位上,江桂兰谈成了两笔生意。一个是欧洲的客户,一个是香港的客户。这两笔生意不仅一次性让她赚回了到广东参展的全部费用,而且直接把她的产品推向了广阔的国外市场。

    三十多岁捡起英语课本

    那次广交会对江桂兰的另一个影响是,她拿起了荒废多年的英语书。“与欧洲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全靠旁边的摊主帮忙翻译。这时,我就想一定得把英语学起来。”江桂兰的行动和决定一样快,在广州随后几天时间,她每天都在请教旁人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你出多少钱?”、“我们是××公司的,这是我的联系电话”、“这个产品的特点是……”她一边把这些句子记到纸上,一边马上对着往来的老外用上了。

    回家之后,她买了一本《外贸英语》开始自学。“那时实在太忙,我就把书随身带着,在车上,或者在吃饭前、睡觉前掏出来念上几句。看我认真的劲头,我丈夫半开玩笑地说,你普通话都说不好呢,还真打算学英语啊。”几个月以后,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江桂兰开始用一些简单的英语连说带比划地和老外谈起了生意。1997年,在温岭城区的一个电脑培训班上,她用英文给国外一位客户回复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2002年,39岁的江桂兰从繁忙的公司事务中挤出时间来到上海金茂大厦外语培训班学习英语。

[1] [2] 下一页 投稿/约稿/频道合作/广告投放 固话:010-62298476 EMAIL:mengxianghui@hc360.com 联系人:孟女士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生意经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