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 » 军事管理 » 正文

军队可视化后勤保障系统方案

2011-01-20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作者:上海锐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268
摘要: 利用RFID技术,结合现代计算机通信网,可以准确的追踪军需物品的位置及去向。每一件军需品上或者每一批军需品的容器上都可以贴上一个RFID标签,使得这些物品是能被唯一辨识的。
 军队的后勤保障中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军工厂和军队(战时是前线)之间得物资运送问题。和平时期这些物资的运输速度可能要求并不高,但在战时,军需品能否准确、及时地运到前线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影响战局。  

  利用RFID技术,结合现代计算机通信网,可以准确的追踪军需物品的位置及去向。每一件军需品上或者每一批军需品的容器上都可以贴上一个RFID标签,使得这些物品是能被唯一辨识的。在物资的运送过程中,当运输队(货轮或者货车、火车拖车)每经过某一RFID的识别基站时,这些物品上的RFID标签就被挤占的读写设备读取,其信息通过无线网络被传到专门用来管理军需物流的网络服务器上,被记录到数据库里。这样,任何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在任何时刻,任何一台军用终端前都可以查到它感兴趣的物资的位置、去向以及走过的路径。这样前线和后方都了解了军需品的运送情况,就完全可以避免重复申请的可能。  

  RFID的识别基站的建立,也有很多种方法。对于海运,可以在沿航线各港口设立识别基站,当货轮入港或停留的时候就可以读取船上所有的物资的信息。而对于陆路运输(汽车,火车等),可以在行进必须经过的路上设立移动识别基站,实施读取并传输路过补给队在有的物品信息,也可以在货物集散地设立识别基站,追踪的同时完成货物盘点。  

  导致军需品运输速度缓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货物集散地点的盘点工作过于繁琐。战时近前线的军需品集散货栈(或码头等)往往堆积大量的物资,如果进行人工盘点与分发,工作量极其巨大,需要的时间必然会很长。这显然拖慢了军需品到达前线的速度。  

  对于有RFID标签标记过的物资,这一过程就变得极其简单。盘点人员只需要携带手持式RFID标签读写器在货栈内部走动,将所有的RFID标签读过一次即可,这些读取到的信息通过专用网络传送到物流管理的服务器进行识别并核对后,反馈回相关的有用信息。如果采用大功率的有源RFID标签和可以覆盖整个货栈的大功率的固定式读写器进行工作,连人工的走动都不需要进行就可以完成上述任务。  


  
军用物资RFID标识  


  
码头RFID识别系统 
编辑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